联盟新闻

Union News

读故事知中医 培养家里的小郎中

更新时间:2018-01-18 13:38:34, 信息来源: , 发布者:, 浏览人数:

  《读故事知中医·中学生读本》

 

    “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等中医理论符合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渗透在一方一药之中。中西医看病是两个不同的体系,西医侧重于结构、静态、局部、微观;中医侧重于功能、动态、整体、宏观。西医看病追求的是确定性、对抗性、精准性;中医追求的是可及性、包容性、和中和性,最后达到阴阳中和平衡。中医的文化和思想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承下来,会让中华文明在下一代中间扎根。”国医大师孙光荣日前带病参加了《读故事知中医·中学生读本》在北京举办的新书发布会,并向参会媒体、图书经销商大力推荐这套丛书。

    作为全国首套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课外读物——《读故事知中医·中学生读本》共10个分册:《奇妙有趣的中医世界》《中医名家励志故事》《中医成语故事》《中医疗法治百病》《中医经典古文选读》《中医锻炼法超简单》《趣说食疗》《中草药的美丽传说》《大中国名药地理》《家有小郎中》,它的出版正是为了帮助广大中学生开阔眼界,健康身心,热爱中医文化。

    振兴中医药要从娃娃抓起

    “丛书通过生动讲述一篇篇精挑细选的中医古文经典,追随古代医家的行医历程,让青少年感受华佗、张仲景等名家大医救死扶伤、拯济天下苍生的医德精神;通过细致讲述关于中草药的美丽传说,介绍各地盛产的道地药材,让青少年领略祖国山河的富饶辽阔和中药的丰富多样;通过深入浅出地介绍常见疾病,分析如何运用中医药治疗感冒、发烧、青春痘、肥胖症等,让青少年对中医有相对系统的了解,掌握一些防治疾病的中医药基础知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范吉平介绍说。

    “合适就平安,是我对养生的看法。”丛书主审之一、年过80岁的孙光荣认为,这套丛书此时出版恰逢其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明传统的复兴,而能够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就是中医药,所以丛书的出版我认为符合我们的时代精神。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是健康,而中医药几千年来就是中华民族健康的保护神,所以这部丛书正好符合现阶段人民对健康的需求。少年兴则中华兴,少年强则中国强,这套丛书正是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孩子们知道中医中药,不是培养小中医,而是培养家里的小郎中,根本目的是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

    范吉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医药知识博大精深,在建设健康中国的进程中,不仅能为保障百姓健康服务,更是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也是打开青少年心智的金钥匙。随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发展要求和振兴中医药要从娃娃抓起的行业呼声越来越高,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程可谓应时而生,也是迫在眉睫。这套丛书就是要帮助广大中学生开阔眼界,健康身心,了解中医药,喜爱中医药,传承中医药,传播中医药,强壮自己的身体素质,为将来给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作出贡献打下坚实的文化和身体基础。

    “当前有不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相对薄弱,但现在这一局面正在好转。”丛书的总主编、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何清湖表示,“中医与传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中医文化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对中医药的了解有利于培养年轻人的健康观念,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可能使一部分年轻人就此爱上中医,那我们的中医药就后继有人了。”

    何清湖告诉记者,丛书强调中医药的文化性,相对系统,“虽然是纸质图书,但为了有利于在新媒体上传播,撰写之初就设计成每一个故事都可以单独成篇的形式,也都配有小插图,方便化整为零,方便年轻人碎片化阅读。文字通俗易懂,就是不用老师讲解,孩子们大部分都可以看明白。”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刚刚起步

    发布会现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向北京市宏志中学赠送了20套丛书。北京市宏志中学是北京市第一批中医药文化教育进校园的学校,2011年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创建了首个中医药高中试验班,专门从高中阶段开始培养中医人才,校长熊劲表示:“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我们已经进行了7年探索。通过开设杏林大讲堂,每年邀请6~8位中医大家走进学校,用通俗朴实的语言讲授中医药文化,让孩子们感受大师的风范,了解中医药文化的精髓。”

    宏志中学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要求,构建了重体验、可选择的中医药课程体系,选修课有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也有面向杏林试验班学生需要的课程,“我们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发了‘中国古代哲学基础’‘国学导读’‘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医药概论’课程,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知识的普及,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和国学基础。希望培养孩子们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和自信。”熊劲说。

    近年来,书法、国画等传统文化已广泛走进校园,相对而言,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才刚起步。范吉平告诉记者,“中医药进课堂,就是要培养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亲近感、认同感,补齐中医药知识缺失的短板,使其借助优秀的东方智慧,擦亮中医药这张‘中国名片’。本套丛书立足向青少年传播中医药知识和文化,适合中学生及家长互动阅读,是中医药文化走进校园、走进家庭最适宜的参考书。”

    浙江是全国首个将中医药知识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的省份,小学中医药教材《中医药与健康》,2017年秋季学期已出现在浙江全省小学五年级课堂中。谈到中医药教材进中小学的时间表时,范吉平告诉记者:“在全面推开之前,需要征得各省教育部门的同意,先做试点。我们希望中医药教材可以进入小学和中学,我们的教材编写工作也在进行中。我认为,小学在高年级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初中在一、二年级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比较适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齐征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1月18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