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新闻

Union News

“中医特色医改”疑问多多,是否值得推广存疑

更新时间:2017-12-21 10:47:29, 信息来源: , 发布者:, 浏览人数:

“中医特色医改”疑问多多,是否值得推广存疑

 昨日的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成为了甘肃卫计委主任刘维忠的专场,发布会上,刘维忠宣称“两吨黄花菜治好灾民的抑郁症”,引入瞩目,到底有没有这么神奇?这还只是发布会一个很小的点,事实上刘维忠谈的是“中医特色医改”的甘肃经验,看起来国家卫计委非常满意打算全国推广,但这个“中医特色医改”是否真如宣称的那么好,是值得怀疑的。

“黄花菜治疗抑郁症”,跟“猪蹄治病”、“真气运行治病”一样不靠谱

在昨日的“专场”中,刘维忠主任最引人注意的是这么一段话——

“舟曲泥石流时,许多人由于恐惧、失落、睡不着觉,患了抑郁症。后来北京一个中医发了一个方子,用黄花菜煮成水治抑郁症就没有问题,我调了两吨黄花菜,用了12口大锅熬黄花菜,一个人一个纸杯子,黄花菜一毛钱,纸杯子一毛钱,两毛钱,七千个单子,一人花了1.4元钱,所有的抑郁症都没有了。”

这不是刘维忠第一次谈用“黄花菜治疗抑郁症”,此前他也谈过,“舟曲泥石流时……我们从庆阳调2吨黄花菜,大铁锅煮水喝,第七天就都好了。”他还宣称,“庆阳校车事件,给时时惊醒来哭闹的孩子喝黄花菜水,2--3天症状消失。”

甘肃卫计委主任刘维忠在国家卫计委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经验甘肃卫计委主任刘维忠在国家卫计委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经验

1块4毛钱根治抑郁症,有这么神奇吗?要知道,据世卫组织统计,全世界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1%,全球共有超过3.5亿抑郁症患者。全球医学界至今未能准确辨别抑郁症的病因,有普遍效果的治疗方法亦十分有限。要是黄花菜有这么神奇,不就成了世界人民的福音了?

即便是中医界也有人不认同这种说法,原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药房主任副主任中药师徐伟贤就称,“用黄花菜煮水喝,对调节人的情绪,舒缓抑郁有一定的帮助,但只是起轻微作用。”心理学界则彻底否定这种说法,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龚梅恩称,“黄花菜最多只是起保健作用,食用可以,但是没有治疗抑郁症的功效,心理科治疗抑郁根本不用黄花菜。”

那么舟曲泥石流的治疗效果怎么解释呢?恐怕事实是否成立就非常值得怀疑。当年泥石流发生时,有卫生专家就表示“八成舟曲泥石流灾民存在心理问题”,全国各地调动了许多心理专家马深入灾民家里调查、心理干预。但即便这样,效果也还相当有限。后续有关舟曲灾后人们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基本上都认为,情况比较严重,如一篇论文指出“泥石流灾后1月,中学生的抑郁症状严重,女生更明显,应重点加强灾后急性创伤期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另一篇则指出,“舟曲泥石流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尽早做好心理干预工作。”

所以,刘维忠这段关于“黄花菜治疗抑郁症”的说法,不管怎么看,都跟他以前宣称的“猪蹄治病”、“真气运行治病”一样不靠谱。

甘肃“中医特色医改”关键优势在“便宜”,但事实上甘肃医疗费用涨速很快

刘维忠介绍的“中医特色医改”的“甘肃经验”,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便宜”。除了“黄花菜治疗抑郁症”外,刘维忠还讲了许多关于中医省钱治病的例子,比如——

“舟曲当时第一任务是防疫。有一个甘肃的中医发了一个方子,是黄豆、苍术熬成水再撒滑石粉就好了,我说这个便宜,就用12口大铁锅,熬黄豆、苍术水,实际药是一毛钱,纸杯子一毛钱,第四天这个就问题就解决了。”

“我们通过招标,花了25元钱,给农民每户发了一个’保健箱’,’保健箱’里有一个盐袋子、有一个刮痧板、拔火罐器、体温表,给400多万农户一户发了一个……盐袋子,农民把盐炒热里面加一些茴香、花椒叶治13种病,比如颈椎病、甲状腺结节、咳嗽、咽炎、腰椎间盘脱出、肩周炎、关节炎、胃疼等等。”

“我们发动农民种苦荞麦,多数糖尿病人吃了血糖就好了,用食疗的方法解决慢性病。”

我们不妨假定“一毛钱防疫”、“盐袋治13种病”、“吃荞麦治糖尿病”有那么一点点效果——事实上很难做出这种假定,“一毛钱方子”要能防疫,那还打什么疫苗,防疫科学白发展这么多年了;“一袋盐包治百病”,吃荞麦治糖尿病也根本是奇谈,最大可能是耽误治疗——那么理论上,“甘肃经验”应该能符合前卫生部长陈竺“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最基础的问题,用尽可能少的费用维护居民健康,走中医特色的甘肃医改之路”的期待才对。

甘肃、全国人均医疗费用增速对比,2008年甘肃为全国平均水准的60%以下,现在已经到70%左右甘肃、全国人均医疗费用增速对比,2008年甘肃为全国平均水准的60%以下,现在已经到70%左右

然而从统计数据上却看不出“甘肃经验”有这么好的效果。据历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从2008年到2013年(2008年刘维忠任甘肃卫生厅厅长,2009年新医改开始),不论是门诊还是住院,甘肃病人人均医疗费用的增速都超过了全国平均增速,从全国水平的不到60%到如今的70%左右,之所以一直宣称“甘肃省中医特色医改实现看病费用全国最低”,无非是因为此前基数太低而已。

此外,依据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义诊团2012年在甘肃若干市县进行的调查,在“百姓最希望获得解决的问题”中,“药品(器械)价格偏高”和“医疗服务费用上涨”高居前两位。

有鉴于此,刘维忠此前宣称的“中医药以其较为低廉的价格优势,成为解决广大农村低收入群体’看病贵’难题的有效途径”,效果很成疑问。根本原因恐怕就在于“中医特色医改”效果没有那么神奇。

“中医特色医改”效果存疑,但甘肃中医药产业却有了大飞跃

事实上,“中医特色医改”的“甘肃经验”,一大特点是把中医药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甘肃中医学院经贸与管理学院的一篇文章介绍,甘肃不仅中药材种植面积跃居全国第一,还拉动了甘肃整个医药制造业快速发展,“中医药产业呈现集群发展态势”,相关产业的教学、就业都很有规模。

甘肃天水岐黄中医药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甘肃天水岐黄中医药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

然而如前所述,国家推行的新医改之所以看中中医的潜力,就是因为觉得中医药比较便宜,指望人们能少花钱多办事。把中医药产业做大,是否是医改的目的呢?也许先得做大做强才能让药价降下来,但甘肃中医药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其他现象,也让人感到忧虑。2013年甘肃省卫生计生委曾发布一条微博,称甘肃中医药服务贸易迈出坚实步伐——天水岐黄药业“劳克牌中药抗结核丸”被列入国家2014年援外医疗队药械采购目录。这个“劳克牌中药抗结核丸”,是用“龟甲、百部、地黄、熟地黄、阿胶、鳖甲、北沙参、白及、牡蛎等16 味”配方制成的,但曾多次上过各省市药监局“黑榜”,如贵州省药监局在2009年第6期违法药品广告公告中点了“劳克”牌结核丸的名,原因是“未经审批擅自发布”,“利用医疗机构的名义作证明,任意夸大药品适应症及功能主治”。这个药在市场上行销,靠的是行贿:2011年,北京药商王尊合行贿320余万涉及8个区县结核病防治所,13人获刑,卖的就是这种药。该产品从出厂到医疗单位,最终到患者手中,价格最多涨了近5倍。

另外,“中医特色医改”的“甘肃经验”还有很多让人质疑的费用支出。据南方周末报道,甘肃曾弄过个“师带徒”计划,计划启动时,上千名中医被拉到一些古代名医塑像前,参加拜师仪式。在针灸鼻祖皇甫谧的故乡平凉,医生拜师后还看了大型秦腔《皇甫谧》。这是甘肃省卫生厅投了200万的戏,曾进京演出。刘维忠要求每个县和地区医院拿出2万元包场,“演他100场”。结果是甘肃中医医疗人员规模快速增长,但一些调查显示,很多人员的医疗专业素质是值得怀疑的。

最令人担心的,是“中医特色医改”可能剥夺患者治病选择权

南方周末2012年的一次报道中,曾提到兰州一家三甲医院干部病房的西医大夫对记者回忆,有一次,一位省领导的父亲得了偏瘫。刘维忠指示说,喝猪蹄汤就可以。“我们知道这个说法很荒唐,但他是厅长,谁敢提出不同意见?”

甘肃卫计委大力推动建设中医主题的健康文化墙甘肃卫计委大力推动建设中医主题的健康文化墙

这虽然只是一个例,但厅长在施行政策的时候如果也是类似的态度,那影响的可能就是很多人。这次刘维忠介绍“甘肃经验”时,提到,“每个处都在抓中医,甘肃中医特色医改就抓出来了。城乡居民吃中药都百分之百报销,引导他们吃中药。比如看中医是五块钱,看西医是六块钱,村医看西医6元钱,包括耗材,实际不赚钱,如果开一张中药方子赚5元钱,农民吃中药五块钱百分之百报销,就是引导农民吃中药。”

原来“中医化”是通过这种补贴的方式实现的,难怪农民都开始吃中药,中医药产业也有了大发展。如果效果好也就罢了,但如果治疗效果不好,这种过度倾斜某种治疗方式的补贴政策,就严重扰乱医疗市场,影响患者治病的选择权了。

结语

实行“中医特色医改”,是希望能降低人们医疗费用,实现好的效果。但如果效果不好,也不便宜,这个政策就很值得怀疑了。目前有关研究很少,对于这种事关人们健康的重要决策,需要更多的讨论才对。

新闻立场

如何看待“中医特色医改”?

32%
 
68%

本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