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五部门联合印发《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并正式启动该项行动,就是要让这一则扶贫攻坚的中医良方造福更多百姓。
中药材绿了生态,又鼓了老乡腰包,能让绿水青山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日前,五部门联合印发《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并正式启动该项行动,就是要让这一则扶贫攻坚的中医良方造福更多百姓。
这是一则对症下药的精准之方。深度贫困地区大多分布在山区、丘陵和高原,许多还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传统的粗放式增长,对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经验的机械复制难有成效。另一方面,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贫困地区却往往适宜中药材生长,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832个国定贫困县都有适合种植的中药材品种。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恰好能扬长避短,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充分发挥中药材产业经济价值高、环境适应性强、产业链条长、带动就业广的特点,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靶向治疗,实现精准脱贫。
这也是一则益气扶正的活血之方。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扶贫毕竟不是慈善救济,单方面投入非长久之计,甚至会让“输血”变成“吸血”。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定位“造血式帮扶”,尊重市场规律,强调的是“建立切实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谋的是共赢。推动中药企业在贫困地区建设中药材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开设“扶贫车间”,设立“定制药园”,不仅能帮助贫困群众掌握靠自己双手摆脱贫困的技能,实现稳定增收,激发信心和斗志,长远看也能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原料药材供应基地,促进企业做强做大,投入“真金白银”,更能产出“真金白银”。尤其是行动计划中明确鼓励公立中医医院优先采购以“定制药园”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药品,有利于形成产销无缝对接的产业闭环,使贫困户、村集体、企业、政府共同分享中药材产业链的增值收益。
不仅如此,随着行动计划的实施,良种繁育基地建立,道地药材、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等标准规范制定,中药材生产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也将进一步提高,形成“药材好,药才好;药材好,价格才好”的良性循环。好医靠好药,中药材产业的造血式扶贫也能为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这还是一则固本培元的长效之方。行动计划字字句句谋长远,要求编制贫困县大宗、道地药材种植推荐目录,就是要避免盲目种植,陷入“一涨就种、一种就多、一多就跌”的怪圈;构建技术培训平台,确保贫困户中至少有1人掌握规范化种植技术,就是要“授人以渔”,培育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开发功能性食品、化妆品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就是要促进中药产业的深度开发和业态融合,提高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做大做强整个中药产业生态系统。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在扶贫攻坚的冲刺阶段,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为贫困地区因地制宜谋发展献上了一剂良方,也为国家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科学样本。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尤其是中医药主管部门要统筹用好用足政策,加快实施行动,让中药产业成为贫困地区的聚宝盆,让4335万依然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同胞们共享中药产业发展效益,让他们头顶的“贫困帽”摘了就不再戴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