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持续推动,全中国,全世界,每个民众都会愈加被中医技术所折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中医国家新政策,欢迎大家参阅!
发展中医是时代的需求
人类的健康,只有真正的中医才能真正解决。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突出了人与躯体、人与心理、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四个方面。
这一概念,比以往的健康概念更加广泛,也更体现了健康的价值。但是,健康实际上还包含着个体和群体对外来压力的调和能力,对不确定未来的适应能力两个方面的内容,称之为“大健康”。
而中医学,恰恰具有“大健康学”的这些特征,它更能体现大健康学的价值,对人类健康和人类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中医也恰恰顺应了医学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的转变。在“大健康”理念逐渐普及的今天,中医药在预防疾病、健康养生、康复养老等领域,势必大有可为!何况还能降低医疗费用,实现多赢局面。
而西医呢?西医越来越走向了死胡同。一些如顽固头痛、顽固荨麻疹、顽固失眠、帕金森氏综合征、顽固哮喘、癫痫病等三百余种各科疾病,西医根本不能治愈,中医就能做得很好。在许多领域,中医甚至已经远远走在西医的前面。
正如著名西医樊代明所说,中医药学必然成为未来医学发展和整合医学时代的主要贡献者。现代医学发展之路有些走偏了,离“科学”越来越近,离“病人”越来越远。我们西医也应该向中医药学学习,来帮助自己“纠偏”。
蒋介石一生很崇拜中医,历来不信任西医。一次病重,西医治疗两周未愈,他对手下人说,外国西医治标不治本。还是国医好,治愈了体力恢复快,还抵抗力好。他一生都喜欢中医调理,到台湾后还要求北京同仁堂一定要搬迁台湾。
国际传统药物学会主席、奥地利格拉茨大学教授Rudolf Bauer(鲁道夫·鲍尔)的一项报告也曾指出,现在西方对中医非常感兴趣,一方面,中医讲究整体性的原则和哲学,有几千年的历史;另一方面,中医针对一些慢性疾病和反复复发的疾病比西医效果更好。
这里当然不是贬低西医,而是希望能够激发更多国人对中医药学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中医不应当只是西医的陪衬,中医药发展的契机,已经成为时代的需求。
这也是习大大为什么会说,当前,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百年机遇,中医药复兴自是应有之义。凝聚和团结全世界中医药信仰者的力量,推动中医药发展,是时代的新命题。
将弘扬中医技术进行到底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超过6.5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或已是慢性病患者。应对慢性病带来的全球健康挑战和医疗费用危机,是当下面临的世界性难题。
2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注重发挥中医药在结核病治疗、康复中的作用。
《规划》明确,国家中医药局负责指导各地区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在结核病诊疗中发挥作用,组织开展中医药防治结核病研究,发挥中医药在防治耐多药肺结核等方面的优势,并给予重点支持。
2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优势和作用。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规划》将中医药健康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等纳入主要健康管理项目。并提出了16项具体工作指标,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为指标之一,计划到2020年,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65%,2025年达到80%。
而对于世界难题艾滋病,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明确中医药、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中的作用,健全中医药参与艾滋病防治诊疗工作机制,扩大中医药治疗覆盖面。并要求,累计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人数比2015年增加一倍。
看来,国家这是要将弘扬中医技术进行到底的节奏。不过也的确,中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在常见病、慢性病的预防、调养和康复、疑难杂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而西医在这些疾病的治疗方面明显处于弱势。
何况,相关人士曾说过,医疗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绝大多数民众长期认可的医疗资源,这种资源不可能是西医,中医拥有更强大的群众基础和国家支持力度。1965年毛泽东就曾认为,西医只为城市中占15%的“老爷”服务,而农民最相信的仍然是中医。
所以,不仅在中国,而是要在全世界我们都要将弘扬中医进行到底。因为当今90%的乡村地区仍然缺医少药,卫生服务仍然落后;因为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也越来越感到负担不起日益高涨的医疗费用。
这是中医药本应发挥的价值,也是世界应该获得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