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苦性温,归脾、肝、经,生长于全国各地,以湖北蕲州出产的艾最好,又称蕲艾。《本草从新》记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面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本草纲目》记栽艾叶能灸治百病。
艾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苦性温,归脾、肝、经,生长于全国各地,以湖北蕲州出产的艾最好,又称蕲艾。《本草从新》记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面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本草纲目》记栽艾叶能灸治百病。
1.艾叶的性能和作用
艾叶气味芳香,味辛、微苦,性温热,具纯阳之性。历代养生家论述,艾作为一种施灸材料,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回阳救逆等作用。艾叶含纤维质多(66.85%),水分少(8.98%),还有很多可燃有机物(含氮素有机物、挥发油),是理想的施灸材料。艾叶含挥发油(0.02%)和众多的离子(钾、钙、镁、铝等8.44%),具有兴奋中枢神经、解热等作用。艾叶中的挥发油具有平喘、镇咳、祛痰、抗菌、抗过敏的作用。
2.艾绒的性能和储存
艾叶做成艾绒后便于搓捏成形,芳香易燃,燃烧时火力温和,穿透力强,深人脏腑。作用广泛,价格低廉。所以,自春秋战国以来,艾绒一直作为施灸的主要材料,广泛用于养生保健。
由于新产艾绒含挥发油较多,燃烧时火力太强,容易脱落烫伤皮肤,所以艾绒制好后必须存放一段时间,去其燥烈之性,《孟子》记载“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艾线其性吸水,易受潮,应闭贮于阴凉干燥处,每年应翻晒以防霉蛀。